(资料图)
明末社会动荡,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。其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,经过?15?年的艰苦奋斗,推翻了国祚276年的明王朝,建立了42?天的"大顺"农民政权。其败亡不能说与某一人有关,人才严重缺乏、小富即安思想和团队不和谐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李自成的失败的首要原因在于人才缺乏,义军的组成人员多是饥民、难民、逃兵、驿卒、饷马、犯人。刘宗敏原是孤儿,被舅舅收养勉强长大,成为一名手艺高超的铁匠;牛金星原是个举人,后因诬陷他人被革去功名入狱;宋献策连秀才都不是,是个民间术士,以算卦为生。这些人都是大明政权下的失意者,长期生活在乡野村间,不仅视野狭隘,更无带兵打仗、从政治国的经验,遇到重大问题,李自成只能同身边的这些人商议解决,靠他们在军事战斗中出谋划策,不失败才怪。
刘宗敏是义军中的二号人物,他的思路影响到这支义军的出路。刘宗敏领导的是李自成义军中最精锐的部队,也是腐化得最快的。他一到到北京就开始"挟妓"取乐,是"追饷"的最大支持者和执行者。他命令所有士兵都可任意追饷,即使在路旁街边也可上刑,"人人皆得用刑,处处皆可用刑",一捉到有点钱的人就拷打玩弄,官兵们搜罗钱财成了重要的事。京城内到处都是刘宗敏的兵,全无军纪可言,个个身上都揣满了钱财,都惦记着回乡享福,根本没人愿意继续上战场打仗。最精锐的部队都成这样了,其余的部队就更别提了。在后续的战斗中,这些当兵的一路上都带着抢来的财物,腰里缠着、胸前裹着、背上背的都是金银财物,生怕钱还在人没了,根本不愿力战,屡战屡败,溃不成军。
当官的也是一样,李自成进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"追饷",还设立"比饷镇抚司",向明朝官吏追赃助饷,连富商平民也不放过。刘宗敏还专门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极刑追逼,酷刑之下死者上千,对不能缴足追赃银的官绅,则押至前门官店票号,立据借钱,称为"贷赃"。大顺军领袖在追饷狂潮中,还争着攀比享受,除了李自成入居皇宫外,各将帅则"分居百官第",刘宗敏占都督田弘遇府第、李过占都督袁佑府第、谷可成占万驸马府、田见秀占曹驸马府、李岩占嘉定伯府……刘宗敏是其中行事最恶之人,"杀人无虚日,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",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曾经把刘宗敏比喻为"瘈犬",也就是疯狗,其疯狂凶猛可见一斑。上行下效,大顺军在思想上、作风上已彻底腐化、堕落,完全失去战斗力。
大顺元年(1644年)四月五日,李自成在军事会议上命刘宗敏、李过赴山海关迎战清军和吴三桂联军,这两人都不去,刘宗敏还公然顶撞。?李自成只好率队亲征。刘宗敏作为大顺军重要将领,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抗命不遵,足见他们内部的分歧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清军入关后,李自成阻击失败。他的宰相牛金星不但不出谋划策,反而想接替李自成的领导权,在义军中到处挑拨离间,使得义军未能及时有效撤离,给义军带来灭顶之灾,加速了大顺政权的败亡。
另外,李自成对不愿归顺的大明官吏,要求部下"忠义之门,勿行骚扰"。对这些人李自成不但秋毫无犯,且令人予以保护,这不仅为明保留了残余力量,也成为日后的大隐患。已经投降了的大明官吏,见李自成这样对待不愿投降的明官,心理上自然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游移,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未降者,使他们走上了与自己抗衡的对立面。
李自成通过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府,建立大顺政权,有其成功的社会条件和个人因素。其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,主要原因还在于义军内部,如果他们注重内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,协调好内部人际关系,坚持正确的战略目标,那段历史是有可能被改写的。
标签: